2022年這一全球市場的多事之秋行將結束,我們站在年內最后一個工作日,從全球宏觀政策環境出發,聚焦于國內宏觀經濟運行、政策組合、大類資產表現等,對2023年作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出十大展望。
1.明年中國經濟能實現5%以上增速嗎?2023年中國經濟實現5%以上增長的概率較大,核心邏輯有以下幾點:
第一,低基數效應。在前后兩輪疫情沖擊下,今年二季度和四季度將構筑經濟增速的雙底。由于基數效應大幅增加,分析明年的經濟增速高低,需要再次回到類似于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的框架。2020年中國GDP同比增長2.2%,2021年則在低基數下實現了8.4%的增長,兩年平均增速5.25%。2022年全年中國GDP增速預計比2020年略高,但低基數特征也將非常顯著,因此在低基數效應下明年實現5%以上的經濟增速并不困難,明年5%對應的兩年平均增速不到4%。
第二,排除事件沖擊,潛在經濟增速在一段時期內基本穩定。2020年和2022年經濟超預期下行,最核心的因素在于疫情沖擊和防控政策相對嚴格。若非疫情爆發及其衍生影響,近年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速大致在5%-6%之間。疫情擾動相對較弱的2021年,其兩年平均增速已經說明了問題。雖然經歷了三年疫情持久戰之后,三重壓力有所增大,經濟內生動能或進一步有所下行,但考慮到2023年經濟刺激力度擴大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經濟活動將逐漸向潛在水平回歸。
第三,消費、基建將為經濟復蘇提供較強支撐,出口或為拖累項。從三駕馬車來看,消費無論從兩年平均增速,還是當年同比增速上看,都將較2022年有顯著提升,而且確定性較強。投資有望持續發力,基建投資的確定性最強,制造業投資在設備更新政策的鼓勵下短期維持高位,地產投資的降幅也將逐漸收窄。不過,與過去幾年相比,在全球衰退的大背景下出口回落的風險較大。
2.疫情后通脹會上升嗎?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示“警惕結構性通脹壓力”,尤其“一段時間以來我國M2增速處于相對高位,若總需求進一步復蘇升溫可能帶來滯后效應”。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和各地感染高峰陸續過去,市場對后續通脹的擔憂有所升溫。疫情后通脹壓力是否會上升?我們從三個角度來理解。
首先,M2同比拐點往往領先于CPI非食品項同比,而本輪M2的底部拐點已出現較長時間;仡櫄v史上M2同比和CPI非食品項走勢,兩者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同時多數情況下M2同比的拐點要較后者較早到來。觀察M2同比和核心CPI同比以及PPI同比走勢,歷史上M2同比幾次由降轉升的拐點分別為2001年10月、2008年10月、2012年1月和2019年11月,而CPI非食品項同比的拐點出現在2002年11月、2009年8月、2012年5月和2021年1月,分別滯后12個月、9個月、3個月和1個月。M2同比最近一次由降轉升的拐點出現在2021年9月,距今已過去12個月,參考歷史規律,CPI非食品項同比回升的拐點或將較快到來。
其次,需關注疫情后非食品項的漲價壓力。疫情期間服務業所受沖擊較大,供給側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收縮。而隨著疫情后需求的快速恢復,服務業漲價壓力需關注。觀察部分海外經濟體在放松疫情管控政策后需求修復和物價變動情況,日韓美德英等代表性國家在防疫政策放寬后均經歷了消費需求抬升、核心通脹壓力上行的過程。尤其在2022年防疫政策明顯放寬的日本和韓國,核心CPI環比均遠高于往年同期。而國內2022年核心CPI環比波動幅度遠低于歷史同期(部分月份甚至低于2020年),預計后續消費需求回暖后核心CPI環比將回升至歷史同期偏高的水平(類似于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
最后,明年上半年豬肉價格仍然對食品項CPI有支撐。根據一輪典型豬周期的特征,預計豬肉價格觸頂時點在2023年年中至三季度:(1)豬周期中能繁母豬存欄同比拐點領先豬價拐點約1年,而能繁母豬存欄同比拐點在2022年6月前后,這意味著豬肉價格將在2023年年中前后觸頂;(2)典型豬周期豬價上漲階段持續1.5年左右,本輪豬肉價格上漲拐點在2022年3月前后,這對應著豬肉價格觸頂時點在2023年三季度前后。而由于今年上半年豬肉價格整體偏低,因而明年上半年基數效應下豬肉價格仍然對食品項CPI同比形成支撐。
總體而言,明年疫情之后需要關注隨著需求回暖可能帶來的通脹回升壓力。其中豬價仍處于豬周期的上漲階段,基數效應下仍然對食品項CPI具有一定的支撐。尤其需要關注的是,疫情之后服務需求回暖可能導致的核心CPI回升的壓力。但明年全年通脹壓力相對可控,不太需要擔心通脹水平超過警戒水平的風險。
3.美聯儲什么時候暫停加息?美國經濟或于明年上半年步入衰退,存在最早于明年一季度開始惡化的風險。當前美國房地產市場已快速步入衰退,仍在快速下行,存在房地產深度衰退的可能性;商品消費已出現疲軟跡象,服務消費目前仍存在一定韌性,超額儲蓄對于消費的支撐僅可持續至明年一季度;利率快速上升、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投資信心大幅下滑,加息節奏過快,存在未來企業投資快速下降的可能性;未來美國去庫存趨勢較難改變。目前美國經濟難言已步入衰退主要由于勞動力市場處于增長放緩但仍偏強勁,服務業PMI仍處于較高景氣度。但未來隨著美聯儲緊縮寒風逐